诺亚舟: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开学季防范鼻病毒校园传播!
时间:2025.02.25
诺亚舟:中国疾控中心提示:开学季防范鼻病毒校园传播!
新学期伊始
校园人群聚集、密切接触增多
鼻病毒传播风险不容忽视
中国疾控中心17日提示
鼻病毒是引发普通感冒的重要病原体之一
应采取针对性防护措施
更好保障开学季师生健康
鼻病毒是什么?
怎么传播?怎么预防?
和诺亚舟一起来了解~
问:鼻病毒是什么?
鼻病毒是一种RNA病毒,1956年首次从普通感冒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到,因这种病毒特别适应在鼻腔中生存,故被称为“鼻病毒”。目前,鼻病毒被公认有A、B、C三个种总计169个型别,因鼻病毒的型别众多,容易出现反复感染,其中以A种鼻病毒流行最为广泛。
鼻病毒是导致人们普通感冒常见的病毒,约有30%-50%的成年人及儿童感冒是由鼻病毒引起的。鼻病毒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流行,全年均可发生,尤其在秋冬季节活跃度更高。
问:鼻病毒的传播途径是什么?
鼻病毒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被感染者咳嗽或打喷嚏时释放的飞沫引起的传播;另一种是通过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导致的直接接触传播,或接触了病毒污染的表面后触摸口、鼻等黏膜而导致的间接接触传播。
研究显示,鼻病毒在不同材质表面可存活数小时至一天不等,特别是在湿冷的环境下存活时间可能更长。因此容易在学校、幼儿园、医院、餐厅等人群密集场所引起传播流行。
问:哪些人容易感染鼻病毒?
各年龄段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成年人在机体防御功能降低时,也会诱发存在于上呼吸道或从外界入侵的鼻病毒迅速繁殖,引起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人群密集的场所如学校、医院等地方极易引起鼻病毒的传播流行。
问:鼻病毒感染后的症状有哪些?
人感染鼻病毒后可能会出现鼻塞、流涕、打喷嚏、咽痛、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而对于婴幼儿或患有基础疾病的儿童,感染鼻病毒后可能会导致细支气管炎、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症状。同时鼻病毒感染也是导致儿童喘息、哮喘加重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与流感相比,鼻病毒感染的症状总体相对较轻,大部分情况下一周左右可痊愈,通常不会留下长期咳嗽等后遗症。
问:什么情况下需要去医院?
大多数情况下,鼻病毒感染通常导致的只是普通感冒,不需要特殊治疗。目前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去治疗鼻病毒,主要依靠自身免疫系统恢复。
如果孩子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前往医院就诊:
//持续发热超过24小时/症状好转后又出现发热;
//出现耳痛、鼻窦疼痛、严重的喉咙痛;
//出现喘息、呼吸急促难、口唇发紫;
//鼻塞/流涕/咳嗽的症状超过10天且没有改善;
//其他担心或心里没底的情况。
问:如何确认是否感染了鼻病毒?
一般上呼吸道感染没有必要进行鼻病毒的检测,多数都症状轻微,可以自行康复。
如果患者自己或家属有意愿检测,或者医生判断有必要检测,主要有以下检测方法:
1:核酸检测
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可以从患者的鼻咽分泌物中检测出病毒的遗传物质。这种方法灵敏度高,结果准确。
2:快速抗原检测
利用特定的抗体识别病毒抗原,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出结果,适合初步筛查。
3:病毒培养
临床上使用较少,这种方法较为耗时,但可以确认病毒的活性和类型。
需要指出的是,鼻病毒的核酸检测可能检测到病毒定植,即病毒并未引发症状,仅存在于呼吸道表面,这种情况并不代表正在发生感染。所以即便检查结果阳性,也需要结合症状表现来分析判断。
问:如何预防鼻病毒感染?
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鼻病毒感染。加强个人防护是预防鼻病毒感染的重要手段,包括:
注意个人手卫生,如在接触公共物品后不要用手触碰眼、鼻、口等部位;
在人群密集的室内场所或当身边有人出现呼吸道症状时,科学佩戴口罩可以有效减少飞沫传播风险;
居室多开窗通风;
对常接触的门把手、电灯开关、桌面等要适当清洁和消毒;
均衡膳食,注意补水,维持一定的维生素和蛋白质的摄入;
合理锻炼,适当休息,提高自身免疫力。
内容来源:综合整理自中国疾控中心、华山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