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舟教育:严控高考加分,保留4项加分项目!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时间:2022.09.20
诺亚舟教育:严控高考加分,保留4项加分项目!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成效显著
9月15日,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成效。发布会主会场设在教育部,分会场设在广东省,重点介绍广东省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的有关情况。

具体的改革项目和成效数据,和诺亚舟一起来了解:
一、严格控制高考加分,保留4个政策性加分项目
广东始终坚定公平公正,全面深化高校招生管理体制机制改革。2015年起,广东省严格控制高考加分,只保留全国性的4个政策性加分项目——
2015年起保留的全国性加分项目和加分分值如下:
1.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考生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2.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民族院校(普通高校民族班、预科班)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单独划线;报考其他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个人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考生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5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4.烈士子女报考本专科高校,可在其高考文化课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由高校择优录取。

二、推进普通高中建设,新增学位6.2万个
十年来,广东全面系统深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截至2020年底:
1.广东各地普通高中学校建设累计支出109.66亿元,新增学位6.2万个;
2.实施消除大班额专项规划,2021年普通高中56人以上大班额下降至0.75%;
3.完善普通高中生均公用经费拨款制度,自2020年起将拨款标准从每生每年500元提高到1000元,省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分三档按70%、50%、30%的比例予以补助;
4.实施“强师工程”,推进教师“县管校聘”管理制度改革,根据选课走班需要,加强县域内教师统筹,优化学科教师配备,2021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达15.74万人。
5.不断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强化优质资源培育和示范引领,培育国家级、省级示范区1个和5个,示范校3个和40个。
同时,广东省稳步推进选课走班,充分尊重学生自主选择权,以学生高考报名前选定科目为最终科目。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开设生涯规划课程,引导学生科学认识自己,并结合高校专业选考科目要求,作出科学合理选择。
三、实行“3+1+2”考试科目组合,打破传统文理分科,增加选择权
广东始终坚持素质教育导向,全面深化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十年来,广东省不断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设置合格考和选择考科目。
合格考覆盖高中所有14个科目,实行“一年两考、一考两用”,既是学生毕业依据,又是春季高考招生录取依据,减轻学生不必要的应考压力和课业负担。
在普通高考考试科目组合方面,广东省实行“3+1+2”考试科目组合,打破了传统文理分科,从文理2种组合,变为12种选科组合,增加了学生的选择权。
此外,广东省建设并启用了保密命题基地,建立了420多人的省级高考命题教师专家库,全面开展命题能力提升培训,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在选择性考试命题上,增强试题开放性,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四、“新高考”落地以来,各科类本科一次投档志愿满足率均超99%
十年来,广东始终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全面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
2018年,广东省合并一本、二本两个批次,为高考综合改革打下坚实基础。
2021年起实行“新高考”,按照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投档模式,两年来各科类本科一次投档志愿满足率均在99%以上,为近十年最好水平。
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安排高职院校70%以上的招生计划在春季高考,春季高考成为高职院校录取的主渠道、积极探索综合评价招生录取。
十年来,广东省高考制度不断完善,逐渐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新模式。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广东省作为国家第三批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的省份之一,统筹推进高中教育教学、高校考试招生和公平保障机制的综合改革,取得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