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校园动态

清明至,致敬抗疫英雄

时间:2020.03.31

清明至,致敬抗疫英雄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属于礼敬祖先、慎终追远的一种文化传统节目。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祖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


清明节习俗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而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也可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放风筝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喜爱的活动,尤其是小孩子们,提起放风筝,更是喜不自胜。有些人把风筝放到蓝天后,便会剪断风筝的线,凭清风的力量把风筝送上天,据说这样可以消灾祛病,给自己带来好运气。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北方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又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踏青

又叫探春、寻春、郊游,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荡秋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人们最早称之为千秋,为了避免皇家的忌讳,便改名为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陶冶性情,还有助于增进人民的健康,培养孩子们勇敢的精神,至今仍为小孩子们所喜爱。


插柳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民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


清明节令食品

青团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将雀麦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后包上豆沙、枣泥等馅料,用芦叶垫底,放到蒸笼内。蒸熟出笼的青团色泽鲜绿,香气扑鼻。


清明节缅怀

致敬英雄

尚未完全消退的新冠肺炎疫情,阻挡了我们一年一度的祭扫烈士墓的脚步,但改变不了我们对英烈的崇敬之情。

很遗憾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疫情 “吹哨人”李文亮,

29岁的夏思思,

武昌医院的刘智明院长,

无法举行那场推迟婚礼的彭银华,

……

英雄,谢谢你们!

英雄,一路走好!


缅怀过去

是对英烈满满的敬意

纵观今日

是对自己的奋发图强

展望未来

是对祖国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