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校园动态

最美不过万家灯火

时间:2020.02.07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要吃汤圆。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幅员辽阔,关于元宵节的习俗也都不尽相同:


1.放天灯。放天灯,来由是过去人们在躲避盗匪侵袭四处逃,以燃放天灯为互报平安的信号。由于避难回家的日子正好是元宵节,从此以后,每年这一天,人们便以放天灯的仪式来庆祝,所以又称天灯为“祈福灯”或“平安灯”。


2.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舞狮前来助兴。“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


3.猜灯谜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加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4.耍龙灯它的起源可以追溯上古时代。传说,早在黄帝时期,在一种《清角》的大型歌舞中,就出现过由人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其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灯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    

月月月圆逢月半。    

愿每一个人,    

在新的一年,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