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3.25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老话喜欢说:给孩子上规矩。放在今天,那便是给孩子“习惯养成”。从古至今,国内国外的教育大家们都说过类似的观点: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
罗素说: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从小养成良好习惯,优良素质便犹如天性一样坚不可摧。
1978年,一位记者在一次巴黎的聚会上问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察:“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
卡皮察回答道:“是幼儿园。”
“在幼儿园能学到什么东西呢?”
“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答应小朋友或别人的事要做到;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
出乎意料的回答又一次说明了幼时养成良好习惯对人一生起到的作用和深远影响。
幼时是培养习惯的最佳时间。幼儿习惯的培养,大多都是靠着父母的示范和引导。对正在读大班的孩子们来说,这个学期应该是他们在幼儿园最后的一段日子,也是为上小学做准备的关键学期。
幼小衔接,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生活习惯不好,学习习惯也很难好。吃饭喝水这些不用再细说,关键的地方有两个:作息和时间管理。
规范作息是小学生的第一要务,不仅是学习需要,也是身体需要。所以,早睡早起,必须在这最后一个学期内搞定。
时间管理,最重要的不是如何管理,而是谁来管理,当然,最终目标是自我管理。
1、首先,要用一些小游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比如,五分钟是多长?——一集小动画片的时间;十五分钟是多长——一餐饭的时间;四十分钟是多长——一节课的时间。
2、其次,和孩子明确每天的任务,然后引导他自己做计划,这个时候不必要求精准度,大体上,建立任务完成才可以自由活动的概念就好。
3、最后,还可以做一个小小的复盘,重点是复盘亮点,正面引导。至于做得不好的,非常正常,给他一些时间,上来就批评的,很容易把这件事做糟糕。
别看这两件事小,说起来容易,如果管不好,上小学后不遇到困难才怪呢。
但说实话,无论是规律作息还是时间管理,孩子总体上就是有样学样,家长怎么样,孩子就怎么样,幼升小的爸爸妈妈们,这段时间也要为孩子做好榜样。
然后,是学习习惯。鸡血点的,就从现在开始,预习本上课本复习本错题本走起来。佛系点的,至少也要让孩子知道:学前要有准备,学后要有回顾。
提醒几个细节:
1.时间刚性,说几点就几点,迟到了,今天这节课就算没有完成。再约定时间,重新开始。
2.要求刚性,比如不能随意走动,没有准备好的东西,不能回去拿,等等。
尽管很多人吐槽公立教育“迫害”孩子,但是规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明确规则和自由绽放,并不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