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旅行或户外活动最全安全手册----要牢记!

时间:2018.08.11

背  景:

7月30日,西南石油大学李世琴老师带领4名硕士研究生在新疆阿克苏温宿县进行野外地质考察,开展科学研究时,遭遇泥石流,造成含老师在内的4名师生不幸遇难,1名学生受伤。(相关链接:扼腕痛惜!西南石油大学4名师生野外地质考察不幸遇难。省教育厅下发进一步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紧急通知)


7月31日晚,教育厅第一时间学习贯彻省领导对“7.30事故”的重要批示精神并传达到学校,要求学校按照批示精神抓好贯彻落实。同时,制定下发“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暑期学生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全省暑期学生集体活动等安全工作进行再部署,要求各级各类学校立即对有组织的学生校外集体活动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及时了解掌握当地气象、水利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对在安全因素发生动态变化区域内组织的活动,该取消的取消,该暂停的暂停,该撤离的坚决撤离,确保暑期师生集体活动安全。


暑期中,不少老师和同学要到野外展开研究,或从事社会调查,家长也充分利用假期带孩子外出旅行或探险。迷路被困、失踪、车祸、遭遇突变天气等安全事件也时有发生。


收好下面的手册,出门前提前做好准备,可减少伤害,安全返回。


出行前准备

查看天气


现在手机查看本地和目的地的天气很方便,中国气象局有一款专业APP(中国气象),可查看全国气温、降水、未来天气预报等。觉得复杂,可以下载相关付费APP,也很方便。知天气,便于携带衣物和装备,天气恶劣时避免出行。

携带必备物品

如:地图(最好是有等高线的地形图)、指南针(或GPS)、水、食物、头灯(手电筒)、雨具、急救药品、哨子、手机、充电宝、火(打火机或火柴)、笔和纸等。


遇雷雨天气

安全指南

1

不要停留在高处,比如山顶、

山脊或楼顶等地方,也不宜在

空旷的地方如操场、广场等地方停留。


2

许多户外爱好者在选择露营地

点时,会选择靠近水源的地方。

但雷雨天气到来,水位上涨快,

选择露营地时应远离小溪、河流、

山谷等山洪易发地。


3

不要在空旷地上的小型无防雷

建筑内避雨,比如工棚,

车棚,遮阳伞下,小亭子里等。

4

远离建筑物外露的金属物体,

如:水管、煤气管等,远离户外

电力设备,如变电箱、配电盒等。


5

不要在大岩石下、山洞口避雷雨,

更不宜停留在大树下。


6

减少佩戴金属饰品,不要

高举你的雨伞等物品,

避免增加有效高度成为“尖端”

而遭雷击。

7

在户外,当你看到闪电后

3-5秒就听到雷声,

说明你接近危险区;如果头、

颈、手处有蚂蚁爬走感,

头发竖起,说明将发生雷击。

此时应该立即停止行走,两脚

并拢并立即下蹲,同时双手抱膝,

胸口紧贴膝盖,尽量低下头,

因为头部较之身体其他部位

最易遭到雷击。


8

当雷电在周围不远处闪鸣时,

千万不要使用手机。

防迷路

安全指南

1

队伍的前后距离不要拉的太开,

最好在视线所及或能互相交流

沟通的范围内。在行进中,选择有

明确路标的山径或现成的成熟山径,

不轻易抄捷径或自行开路。


2

若迷路,应利用指南针及地图设

法找出所处位置。设法记忆已经

走过的路径,并沿原路折回起点。

若不能按原路返回起点,最好留

在原地等候救援。切勿再往前进或

盲目乱闯,以免消耗体力及增加救援的

困难。如果决定继续前进,寻路前进

时应在每一分岔路口留下明显路标。


3

如不能辨认位置,应往山脊等高处走,

居高临下较易辨认方向,也容易被救

援人员发现。切忌走向山涧深谷,

身处深谷不易辨认方向,向下走

虽容易,但下山危险性高,要再折

回高地时也困难,以致无谓地消耗

大量体力。

4

如果必须派出人员求救或探路,

则需遵循二人同行原则。

如果天气寒冷而御寒装备不足、

雷雨时或遇到山火,可暂离高地

待情况好转时,再到较高位置等候救援。

5

发出国际山难求救信号,在一分钟内

连续发出6次长信号,停顿一分钟后,

重复同样信号,不要中断直至有救援人员

到达为止。(即使已被救援人员从远

处发现,也要继续发出信号,使救援人员

知道求救者的正确位置。)



发出信号的方法

吹哨子。用镜子或金属片发出。夜间用头灯或手电发出闪光。挥动颜色鲜艳明亮的头巾或衣物。


SOS求救讯号,在可能情况下,在平坦的空地上用石块或树枝堆出SOS大字母。(每个字母最少6米×6米)


防   虫

安全指南

1.最好穿着浅色的长衣长裤,扎紧领口、袖口、裤脚,尽量避免在野外长时间坐卧。外露部位要喷涂驱避剂,离开时应相互检查。


2.一旦被虫叮咬、钻入皮肤,可用酒精消毒,在找不到酒精时可用驱风油、百草油、风油精等涂抹。


3.若遇蜂巢挡路,可绕路前进。若遇少量蜂类在头上盘旋,可以不加理会,照常前进。若遇群蜂追袭,可坐下不动,用外衣盖头、静作保护,蜷曲卧地,待蜂群散开后,再慢慢撤离。如被蜂螫,可以冷水湿透毛巾,轻敷在伤处,减轻肿痛。也可涂抹驱风油、红花油、风油精之类的药物减轻疼痛。严重螫伤应尽快求医。


4.如被蛇咬,尽快就医!


饮水与防中暑

喝自带水,随时补充水份。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补水以少量多次为原则,不要依赖口渴的感觉作为补充水分的依据,不渴的时候也要补充水分。

安全指南

1

若中暑

症状:感觉精疲力尽,烦躁不安,

头痛、晕眩或恶心。脸色苍白,

皮肤感觉湿冷。呼吸快而浅,

脉搏快而弱。可能伴有下肢和腹部

的肌肉抽搐。体温保持正常或下降。


2

马上休息,最好是找一个阴凉的地方,

把患者的双脚抬高,头部稍微放低,

立即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以及流质的东西,

服下十滴水、人丹、藿香正气丸等防暑

药品。


3

大部分的中暑患者,经过处理恢复正常

以后,基本上可以继续完成后续的活动。

严重的中暑患者,除非恢复得很好,

建议找人陪伴让患者退出活动,及时就医。



涉水和防溺水

涉 水

不要冒险涉水,尤其是看不清底部或水质浑浊的池塘、溪流等。实在要过,要先仔细观察和试探,找出最佳的渡河地点。


安全指南

1

过河点选择——第一项准备

是找到合适的涉水过河地点。

河流通常是蜿蜒的,找到合适的过

河地点,避开风险隐患,是安全过

河的前提。选好过河点后,就需要

对河水流速和水深进行判断,

以此判定此处是否适合涉水过河。


2

水速判断——第二项准备是

判断河水流速。若水速较快,

需要重新选择过河地点。以下情

况说明水流湍急,不适合涉水过河:

· 登山杖(长树枝)伸入河中试探,

难以握住登山杖,说明水速过快,

不适合通过。

· 登山杖伸入水底,可以轻松插

入松软的河床,说明暗流汹涌,

难以站稳。


3

水深判断——第三项准备是

判断河水深度。若河水较深,

也需要重新选择过河地点。

水深判断标准如下:

·  不超过膝盖的河水深度,

是可以涉水的安全深度。

·   登山杖几乎全部没入水中

且感知不到坚硬的河床,

则河水过深,不能涉水通过。


溺  水

若遇溺水,在不明情况或没有把握的情况下,不要冒险施救,以免造成更大的伤亡。

安全指南

1

如果溺水人离岸边不远,

可以就近寻找绳子或竿子把人拉上岸。

(也可以将衣服连在一起当做绳索)。


2

需要下水就溺水的人的时候,

一定要大声告诉他,

不要惊慌,有人在救你。


3

施救的时候用手托起溺水者,

尽量让他呼吸空气,

然后将其向岸边推。


4

救上岸后,让溺水者头朝下,

撬开其牙齿,用手指清除口腔

和鼻腔内杂物;救人者半跪,

顶住溺水者的腹部,让溺水者

头朝下,拍背;对呼吸及心跳

微弱或心跳刚刚停止的溺水者,

迅速进行人工呼吸,同时做胸

外心脏按压。必要时及时就医。


遇山洪或塌方、泥石流

山 洪

小溪的流水由于上游降下大雨,雨水往往会激涌而下,在极短时间内(有时候甚至是数分钟)演变为巨大山洪,如行人恰在溪谷中,极易为洪水冲走,引致伤亡。


安全指南

1

除非是有准备的溯溪活动,

否则尽量不要沿溪谷、

河道行走;夏天雨季,或暴雨

后切勿涉足溪谷、河道;不要逗

留在河道休息,尤其在下游;开

始下雨时应迅速离开河道,往

岸边高地走;切勿尝试越过已被河水

漫过的桥梁,应迅速离开河

道;尽量不要在溪谷、河道中

露营,如无可避免,则应留人守夜。


2

如果不幸掉进湍急的河水里,

应抱或抓紧岸边的石块、

树干或藤蔓,设法爬回岸边或

等候同伴救援;如有渡河行动,

尽量不要选择激流地段。山

洪暴发时,绝对不可冒险渡河。

如有可能,渡河时用绳子等器材助力。

塌方与泥石流

安全指南

1

避免走近或停留在峻峭

山坡附近;如遇山泥倾

泻阻路切勿尝试踏上浮

泥前进,应立刻后退,

另寻安全路径继续行程

或中止行程。


2

泥石流发生的时候,千万

不要妄想横渡泥石流,

尤其是一些开车的人群,

应该立即下车逃离,

不要占着自己的车比较

厉害,就去横渡泥石流,

这样导致的后果就是车毁人亡。


3

应该往安全的高地逃离。

发生泥石流的时候,

最忌讳的就是往下逃离,

尤其是一些低洼地带,

正确的方法是前往安全的

高地避险,这样的结果,

能够避免大部分的不良后果。


4

如有队友被山泥掩没,

切勿随便尝试自行拯救,

避免更多人遇到伤亡,

应立刻通知有关部门准备

适当工具进行救援。


防飞石

安全指南

1

在野外行走,遇有落石

地段,如陡峭的斜坡、

崖壁、碎石坡等,最好佩

戴头盔,如无头盔,

则可用厚实的衣物和毛巾

等蒙头,迅速通过;

如遇见非常松动的碎

石坡,建议尽量绕路。


2

团队成队列在斜坡、崖壁、

碎石坡向上攀爬时,

尽量按照之字形路线上行;

在攀爬过程中,不要抓握松动

的石块或树桩等,以免引发落石

;行走时尽量避免踩踏浮石。

一般说来,在多石头地段,

浮石的颜色比周边其他的石头新,

仔细观察即可分辨。


3

如果遇见上方落下的石头或

自己不小心踩落石头,要立刻喊

话通知由下面上来的同伴。

同时将身体尽量向内侧靠拢,

躲避落石。如被落石砸伤,视伤

情按照外伤处置办法予以妥善处理。



防晒伤

安全指南

1

物理方法:穿戴防紫外线

的衣帽、手套、脸罩和眼镜,

减少暴露部位。

2

化学方法:选用涂抹防晒霜,

防晒涂抹产品有效作用

时间各不相同,有的仅仅能够

保持2个小时左右,还会

随着汗水冲刷而失效,需要

补充使用,所以一般都是

以物理方法为主,化学方法为辅。


3

应当穿透气排汗、颜色浅、

防晒的运动服装。防紫外

线的骑行眼镜能保护眼睛,

外出最好佩戴UV400以上

的骑行眼镜。


防高原反应


高 反

高原反应是指人到达一定的海拔高度后,身体为适应因海拔高度而造成的空气含氧量减少、体内缺氧等变化,而产生的自然生理反应。


一般说来,大多人在超过2500米的海拔高度后,就会有程度不同的高原反应,极少数人在到达1500米偶尔也会有轻微的高原反应症状。当到达3500米以上的海拔高度时,通常会发生较为强烈的高原反应疾病。


高原反应因人而异。高原病非常可怕,如不及时救治,极有可能危及生命。


有些人高原病发作没有任何征兆,有心人则会有心跳加速、头疼、头晕、厌食、恶心、呕吐、四肢无力、行动迟缓、睡眠困难等症状。


5500米以上的极高海拔区域,人体已经没有抗缺氧的能力。

安全指南

1

刚上高原,要有充分的

休息时间,最初的几天,

尽量避免剧烈运动,随

着时间的推移,和对于海

拔的不断适应,人体会

渐渐适应血氧量的减少,

高原反正症状会渐渐减轻。


2

控制攀登速度,减慢速度,

如有可能,在海拔5000米

以上区域,最好是每天只

上升海拔300米。


3

充分补充水分,防止脱水,

而不论是否有口渴的需要。


4

如有多次攀登或来回反复

攀登的时候,遵循“攀上高处,

睡在低处”的原则。保持饮食

合理得当,以保证充沛的

体力。多食用富含淀粉类食

品,以减轻高山病的症状。

避免使用含有酒精、咖啡因、

麻醉剂的止痛药,以及

安眠药,这些药品容易导致

脱水,并损害呼吸系统。


5

高原病分为急性登山疾病

(AMSC)、高原肺水肿(HAPE)

高原脑水肿(HACE)。

所有普通或严重的高原反应

的基本救治措施都是尽快返

回到海拔较低的地方,且越低

越有效。


6

鉴于高原病的专业特点,最有效

的治疗方法就是二个字:“下山!”


分享

上一条:爱护眼睛,预防近视 下一条:诺亚舟诺亚山林幼儿园毕业亲子露营活动
2023年度行业标杆教育集团
诺亚舟教育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