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倾听儿童,诺亚舟与幼儿共成长
时间:2023.05.22
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倾听儿童,诺亚舟与幼儿共成长
学前教育宣传月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2023年5月20日至6月20日,是全国第12个学前教育宣传月,今年的活动主题为“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为了展示、宣传近些年基层幼儿园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践探索,本次宣传月将聚焦基层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专业难点和困惑问题,征集幼儿园教师坚持以幼儿为本,在日常保教工作中倾听理解幼儿、有效支持幼儿学习发展的视频案例。
宣传月的重点在于:
一是如何发现幼儿在游戏和生活中有意义的学习;
二是怎样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三是结合实际,分享深入观察了解幼儿对改进保育教育实践,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真情实感。
在诺亚舟,发现儿童、走进儿童、理解儿童、支持儿童是我们从未停止的关注与探索。
一起来看看诺亚舟的老师们是如何捕捉孩子们一闪而过的灵感,去激发、推动、拓展儿童自主学习的吧~
发现幼儿有意义的学习

每一位艺术家,都有属于自己的灵感缪斯,幼儿园老师也是如此。那么,幼师的灵感来源是谁呢?当然是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啦~
案例一:
在桐乡市庆安小牛津幼儿园,孩子们对着幼儿园里的花花草草研究起来,他们躺在柔软的草地上、闻闻香气扑鼻的小花花,渐渐地不再满足于幼儿园里的春天,一些毛茸茸的小心愿逐渐成型:
“好想去逛公园”
“好想去野餐呀”
“好想和小花小草做游戏”
……
老师倾听到了这些声音,抓住了孩子们的兴趣,当即决定开展一场关于春游和野餐的课程。
part 01

part 02

案例二:
一群小脑袋凑在一起,他们在叽叽喳喳讨论什么呢?

经过询问,老师才知道,原来他们发现了一棵很特别的小草:
“很大”
“长得像朵小花”
“能吃吗”
“这是野菜”
“野菜是什么?”
响应好奇心的召唤,老师决定带孩子们来一场野菜大调查。

这次大调查没有停留在认识和采摘层面,老师还带领孩子们尝到了野菜的味道,甚至用野菜的汁液制作了敲拓染,从一点好奇心出发,给了孩子们一堂生动的自然课。
荠菜春卷真好吃

清炒马兰头也很美味

荠菜敲拓染真好玩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教师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支持幼儿自发的观察活动,和幼儿一起发现并分享新奇、有趣的事物或现象,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在诺亚舟,老师们用心倾听幼儿的心声,留心观察他们的小心思,并迅速给予反馈,生成课程,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建构起系统的认知,让幼儿园里的一切生活和游戏都更有意义。

回应、支持和拓展幼儿的学习

案例一:
荡秋千是每个小朋友都很喜欢的游戏,但你试过自己扎一个秋千吗?……听起来有点难度,不过海宁庆安幼儿园的孩子们还是决定尝试一下!

第一步,大家搭起一个长条形的支架,想作为秋千的外框,却发现支架根本没办法站立,这可怎么办?
于是,老师适时加入进来,引导孩子们思考:
老师:“你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秋千架子,是长什么样呢?”
孩子:“哦!是三角形的,可以立起来!”
老师:“那我们再试一试三角形吧~”
就这样,第一个问题解决了,孩子们搭建起一个三角形的支架,可是第二个问题又出现了……

三角形的支架虽然可以站立,但这个秋千一点都不稳,荡的时候整个支架都在晃动,很容易倒……孩子们来寻求老师的帮助:
孩子:“为什么秋千一直晃啊”
老师:“支架太轻了,也没有固定在地板上,所以你们一晃,支架也跟着晃起来了”
孩子:“哦!那我们需要增加支架的重量!”
孩子们迅速行动起来,将底座合围起来,这样既增加了重量,又加固了支架,果然,他们成功了!

秋千荡起来了,而孩子们也在老师的支持、解惑和引导下,完成了一次自我挑战和成长,他们积累起了宝贵的直接经验。
案例二:

幼儿园里的小山坡,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游乐园,可是他们渐渐地想玩更多花样了~
孩子:“老师,我们想把山坡变成过山车的轨道”
老师:“老师支持你们,我们一起来设计吧!”

基本的设计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收集轨道材料啦,用什么呢?
老师鼓励孩子们亲自去体验和尝试,找到最佳材料。于是,孩子们试验了很多次,最后发现:滚筒、木板和梯子的组合是最佳拍档!就这样决定了~

安装轨道的时候,新的问题出现了:轨道木板要怎么连接,才能让滑板顺利通过呢?
孩子们决定寻找老师的帮助:
孩子:“老师,轨道要怎么连接呢?”
老师:“那我们首先要知道轨道的特点,比如说我们国家的高铁轨道,那么顺畅是怎么做到的?”
孩子:“所有的轨道都一样宽”
孩子:“轨道连接的地方很齐,才不会卡住”
老师:“对呀,那你们该怎么办呢?”
孩子:“哦!要把木板对齐,还要固定起来!”

过山车顺利启动了,孩子们玩得不亦乐乎,在这个过程中,老师给予了充分的支持与肯定,帮助幼儿在一次次发现问题后,进行梳理、总结,让幼儿在探索与实践中发现更棒的自己。

共情儿童,有温度的师幼互动

幼师和幼儿之间是什么关系呢?也许是互为师生。幼师在关心、引导、呵护幼儿的成长,而幼儿也在从另一个层面帮助着幼师的自我成长。
当我们观察儿童、聚焦儿童、理解儿童、共情儿童,才能成为合格的幼师。在诺亚舟,幼师们通过一次次教研,走近儿童、走进儿童,感悟儿童。
日前,为进一步落实《指南》精神,提升教师观察游戏、解读游戏、支持游戏的专业能力,发现儿童在游戏中的学习秘密,更好地促进自主游戏的顺利进行,长沙市岳麓区迪爱宝贝幼儿园开展了以“聚焦儿童行为观察解码自主游戏秘密”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老师们齐聚一堂,从真实的幼儿自主游戏案例切入,剖析问题和症结,讨论改善的方向和方法。

在嘉善县庆安湖滨花园幼儿园,各班老师们将游戏案例分享出来,是对游戏的回顾、反思,也是研究与分享。

在桐乡市庆安小牛津幼儿园,一场主题为“共情”的教研活动,更是唤醒了老师们去做“温暖而又积极”的师幼互动的意识,从而成就有质有力有情的教育过程。
倾听儿童,相伴成长
只有倾听儿童,才能走近儿童
只有走近儿童,才能看见儿童
只有看见儿童,才能理解儿童
只有理解儿童,才能支持儿童
只有支持儿童,才能帮助他们成长
做一个合格的倾听者、引导者、支持者
诺亚舟一直在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