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舟国际教育:Happy Lantern Festival | 汤圆的英文翻译也太专业了吧~
时间:2021.03.01
诺亚舟国际教育:Happy Lantern Festival | 汤圆的英文翻译也太专业了吧~
元宵节
紫府东风放夜时。步莲秾李伴人归。五更钟动笙歌散,十里月明灯火稀。
香冉冉,梦依依。天涯寒尽减春衣。凤凰城阙知何处,寥落星河一雁飞。
元宵: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
古人称夜晚为“宵”,正月为农历的圆月,所以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就是“元宵”。
元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的民俗。据史料可考,正月十五这一天自西汉便受到重视,而真正成为全国性的节日,则是在汉魏之后。
随着时间的流转,元宵节积累起了非常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华夏民族情感,是全世界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
2008年6月,元宵节入选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过,你知道元宵节的英文怎么说吗?The Lantern Festival,灯节!是的,元宵节的英文和“元宵”没有半点关系~
元宵节的传统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由来已久。在宋代时,民间就开始流行一种叫“浮元子”的新奇食品。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料,用糯米粉包裹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多样。
南北方也有“汤圆”和“元宵”之别,其实区分的方法很简单:元宵是滚出来的,汤圆是包出来的,如此形成的口感也不同。
汤圆的英文非常简单,可以直接音译为:Tang-yuan,另外,在歪果仁眼中,汤圆类似于甜味的饺子,所以汤圆也可以说是sweet dumplings.

闹花灯
元宵节在民间也称为灯节,闹花灯是元宵节的传统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
每到正月十五到来之际,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各式各样的花灯,如宫灯、兽头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满目琳琅。
Let's enjoy the beautiful lanterns!
我们一起去赏灯吧!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每逢农历正月十五,传统民间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
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Let's guess some Lantern fiddles.
我们来玩猜灯谜吧!

舞龙灯
华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而据《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也非常精彩,龙舞流行于中国很多地方。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古籍中最早介绍高跷的是《列子·说符》篇:“宋有兰子者,以技干宋元。宋元召而使见其技。
Stilt-walking has a really long history in China.
踩高跷在中国的历史真的非常久远。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舞狮子始于魏晋,盛于唐,又称“狮子舞”、“太平乐”,一般由三人完成,二人装扮成狮子,一人充当狮头,一人充当狮身和后脚,另一人当引狮人,舞法上又有文武之分,文舞表现狮子的温驯,有抖毛、打滚等动作,武狮表现狮子的凶猛,有腾跃、蹬高、滚彩球等动作。
I want to do the dragon dance and the lion dance.
我好想去舞龙舞狮啊!

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
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
In the Festival, performances such as a dragon lantern dance, a lion dance, a land boat dance, a yangge dance, walking on stilts and beating drums while dancing will be staged.
元宵节会有舞龙舞狮、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等传统活动。
诗词中的元宵节
青玉案 · 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生查子 · 元夕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六街灯火闹儿童。
长衫我亦何为者,也在游人笑语中。
正月十五夜
——苏味道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蝶恋花 · 密州上元
——苏轼
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
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如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
十五夜观灯
——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解语花 · 上元
——周邦彦
风销焰蜡,露浥红莲,花市光相射。桂华流瓦。纤云散,耿耿素娥欲下。衣裳淡雅。看处女纤腰一把。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
因念都城放夜。望千门如昼,嬉笑游冶。钿车罗帕。相逢处,自有暗尘随马。年光是也。唯只见、旧情衰谢。清漏移,飞盖归来,从舞休歌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