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亚舟教育集团:如何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从正确的表扬开始
时间:2020.10.12
诺亚舟教育集团:如何培养出一个充满自信的孩子?从正确的表扬开始
自信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精神核心,是促使孩子充满信心去面对困难,努力完成自己愿望的动力。但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家长对孩子的过高期望,成绩的压力,社会的压力等都可能使得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自信。
孩子如果缺乏自信心,常常表现出胆怯、遇事畏缩不前、害怕困难、不敢尝试,同时认知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及运动能力等发展缓慢。孩子未来所面对的是充满挑战的社会,家长更要重视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将来成为充满自信、有坚强毅力和足够勇气的人。

但是,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并不是盲目的夸奖就可以了,那往往会走入误区。那么,我们常见的培养孩子自信的误区有哪些?如何才能正确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呢?诺亚舟教育集团小编来给你支招啦~
培养孩子自信的误区:
误区一:教育大于关系
从教养的角度来说,家长学会无条件的表达爱,允许孩子犯错,营造一个和谐,包容的家庭环境,让孩子相信“我可以做到”,相信这个世界是安全的,爸爸妈妈是接纳我的,鼓励我的,支持信任我的,是爱我的,家庭是温暖的,这一点非常重要,孩子自然也就有了探索世界的勇气和面对困境的底气。所以任何一种育儿技巧使用的前提,一定是有良好的亲子关系,有父母无条件的接纳,陪伴,支持,理解。从生理层面来说,要保证孩子充足的睡眠,足够的营养,适当的运动。
误区二:不恰当期望
心理学上有一个效应,叫罗森塔尔效应,讲述的是当我们对孩子有一个很好的期待时,孩子就会朝着那个期待去发展。但如果是不恰当的期待却可能带来伤害,对孩子过高或过低的期待都可能使得孩子形成“我不行,我就是做不好”的人生信念。
误区三:不允许孩子自己做决定
家长出于为孩子保驾护航的原因,会为孩子去做很多的决定,但其实在十八岁以前,在孩子开始有认知的时候教会孩子做决定很重要,让孩子了解决定背后的意义,决定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承诺,让孩子学会去做决定,并为自己的决定去负责,这是需要一点点教的,哪怕一个玩具,一本书,一个课程,我们可以尝试给孩子几个选择,去问问他为什么做这个选择,原因是什么。
误区四:希望通过打击孩子来提高自信心
如果我们经常拿孩子跟其他人比,“你们班那学霸,你看看人家作业做得多好,再看看你,你怎么那么笨呢”,这样的语言传递的是你不行,你做不到。这种语言伤害不但不能够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反而会让孩子在跟家长的互动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认知,我没有能力,我不值得他人信任。
自信对孩子的一生都有深远的影响,那么如何正确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呢?
1.教会孩子正确归因
从美国著名认知心理学家韦纳提出的归因理论可知,对于成功和失败的归因,包括三个维度:1.决定成败的原因,是在客观还是主观;2.成败是经常发生还是偶然发生,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3.影响成败的因素,是可控的,还是不可控制的。
把握一个原则,即是教孩子学会内归因,让孩子知道,自己的成功是有谱的。同样,也适度应用外归因,让孩子知道出了问题,并不是自己不行,而能够寻找更多种解决办法。
2.引导孩子积极正确客观认识自己
让孩子知道,任何人都具有自己的长处,也都会有短处或不足。如有的孩子记忆能力强、有的孩子表达能力强、还有的孩子理解能力强、有的孩子绘画能力强、有的孩子乐感强、有的孩子有较强的运动天赋等。教育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看待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告诉孩子,有时候社会评价一个人不一定是正确的。
3.要具体鼓励,不要泛泛表扬
不提倡盲目表扬,而倡导具体鼓励。表扬指向的是孩子,鼓励指向孩子的行为。鼓励会引导孩子进行自我定位和自我评价,而不是父母给孩子定位,这样孩子才能更客观地认知自己。
4.帮助孩子树立合理的目标,强化成功体验
对孩子来说,也不能期望人人都成绩优异,出类拔萃。家长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树立合理的目标,让孩子不断的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孩子的自信心。